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概况»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365体育在线投注导航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随着我国西北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原西北农业大学前身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杨陵的创办,这所高校的图书馆也开始了它艰难的创业历程。建馆初期,全馆只有7名工作人员,馆舍面积数百平方米,馆藏图书仅有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图书馆及其农学院图书室接收来的四百多册,馆内设施设备十分简陋。在随后的几十年,在杨凌地区先后诞生的原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前身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2年)、原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前身西北水工实验室(1954年)、原水土保持研究所前身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1956年)、原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前身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1965年)、原西北林学院(1980年)、原陕西省林业研究所(1980年)等7个教学科研单位都组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图书情报资料机构。1999年,随着2所大学与5所科研院所合并成立新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由7个单位图书情报资料机构合并组建而成的365体育在线投注导航正式诞生。

一、原西北农业大学图书馆

(一)初创时期(1935-1949年)

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建于1932年。1934年4月,国民政府在陕西武功张家岗校址举行了教学大楼的奠基典礼,宣告我国西北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成立。图书馆也在此时期进入了筹备阶段。

1932年春,(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奉国民政府令停办。适值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初期计划案,即将劳动大学农学院的农场及一部分图书仪器拨归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由于运输过程中损失,初期仅接收(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图书馆及其农学院图书室移交的图书451册。

1935年8月,李仪祉先生将其于1932年在陕西省立高级中学(西安)创办的水利专修班移至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同时带回一批书刊。

1936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正式招生,辛树帜教授担任校长。他在担任校长期间,有“三宝”之说。主要是抓三件事:一是聘请名教授,二是充实图书、仪器,三是为学生毕业后谋出路。建校初期,经费相对充足,辛树帜教授又比较注意节约开支,大部经费都用来购置图书仪器。有次曾亲自赴当时的北平购置图书仪器,开支达十万元之多。

1936年7月,图书馆正式开放。学校任命黄连琴先生为图书馆主任,另有员工5名。同时在《西北农林(创刊号)》上公告了图书馆《阅览及借书规则》。当时学校仅有教职员工108名,学生101人。

同年,学校成立图书馆委员会和购置委员会,黄连琴同时兼任两会的委员。同年12月,图书馆工作人员达到9名。图书馆面积561平方米,设有一个书库和两个阅览室。

1937年,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教学楼(原农专大厦)建成,图书馆搬至一楼东南角,馆舍面积有较大的增加。

1938年,图书馆接收了由前西安临时大学移交的中文图书87册。此期间,图书馆除购进部分图书外,还接收了辛树帜校长和石声汉、傅斯年、顾颉刚等教授、学者赠送的一批图书。为避免战争损坏,学校将部分重要图书迁往陕南沔县存置。

1939年4月,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教职员工达到250名左右。随着国立西北农学院的组建,图书馆亦随之更名为国立西北农学院图书馆,当时有可容纳15000册图书的书库和60个座位的混合阅览室各一个,有过期期刊、线装书库各一个。另外,图书馆还购进全套《国闻周报》及《东方杂志》、《万有文库》第一、二集,《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正编各一部。此时,图书馆馆藏图书已达40073册。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长期处于不安定状态,图书馆人事变动频繁,工作无所进展。当时虽然收赠、购进一些抗日宣传读物,但经常遭到“查禁”、“封存”的禁锢。1940-1941年期间,日寇飞机三次轰炸学校,死伤学生多人。图书馆所在的农专大厦(即今3号教学楼)也中弹数枚,部分建筑受到相当大的破坏。

1945年至抗战胜利后,图书馆曾先后接受国外赠送图书3批,并补充抗日战争时期所缺期刊数种。

1949年5月20日,学校解放。此时图书馆馆藏图书达41707册,其中期刊合订本1676册。

新中国成立之前,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支柱,虽历经了战乱袭扰,但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馆藏图书资料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例如,分类采用《杜威十进分类法》和《中国十进分类法》等,这些都为日后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二)发展壮大时期(1950-1978年)

图书馆在这一时期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馆藏文献数量急剧增加,1978年馆藏文献总量已经超过52万册,与1949年相比增加了13倍;二是明确了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的作用与地位,同时还建立、健全了图书馆业务机构,制订了各项管理制度;三是图书馆基础业务实现了规范化管理,业务与服务不断深入,范围不断扩大;四是独立馆舍的建成,为全面提升图书馆文献保障能力创造了条件。尽管在1966-1970年期间,图书馆出现了停滞状况,但图书馆不断发展壮大的总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1、快速发展阶段(1950-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国内高等学校也得以快速发展。解放初期,西北农学院全校仅有教职员工608名,至1966年底,全校教职员工已发展到1169名;在校学生由解放初期的585名发展至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2194名。

随着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图书馆进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56年馆藏总量近170000余册;1961年馆藏总量达到258000余册;1965年馆藏总量达到310000余册,全馆工作人员也由解放初期的6名增加到32名。

同时,图书馆的业务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其中上世纪50年代图书馆范世伟主编出版的《图书分类法》在国内图书馆界具有一定影响;编印的《汉语拼音著者号码表》(即“字帖式著者号码表”)为省内外一些图书馆所采用; 1954年由院长辛树帜发起邀集十余位教师参加,在图书馆成立了“祖国农业遗产研究小组”,后改名为“古农研究室”,利用馆藏的一批古籍农业文献资源开展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另外,60年代图书馆的书目索引编制也取得了明显的服务成效。

 

 

在内部管理与服务环境方面,图书馆也有了较大变化:

1951年5月,图书馆设主任1名,综理馆务,1名主任馆员辅助主任处理馆务,下设编目、出纳、阅览、期刊四部分,分别由5名馆员负责,2名工人协助工作。另有书库1个;混合阅览室1个,连接书库,陈列期刊200册;参考室1个,藏书2000册;期刊报纸储藏室1个以及公共阅报处1处。

1956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以及教育部有关条例,学校加强了对图书馆的领导,将原来图书馆由教务处领导,改由一位副院长领导。1957年1月,学校决定将图书馆改为由副院长直接领导的处级单位,副院长王振华兼任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得以确立,并延续至今。

1957年,学校正式成立图书馆委员会,图书馆委员会委员大多由学校当时的知名专家教授组成,委员会主要负责图书馆发展与建设等重大事项工作。

同年,图书馆内部设置办公室,在办公室下分设采访、编目及流通阅览三个组以及参考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政治书籍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及显微复制品阅览室,文艺书籍实行开架借阅;制定了图书借阅规则、各阅览室阅览规则和期刊及学生参考书的使用办法等一些图书馆基本的规章制度。同时学校决定将以往的图书经费按系分配的办法改为由图书馆统一管理使用。

1964年冬,新的图书馆大楼建成,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图书馆”馆名。新馆坐落在校园正中央,由主楼、侧楼、附楼3 部分组成,总面积8100 平方米。新馆的建成使用,使馆舍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面积比解放前增加了15 倍之多,馆内设施全部更新,工作人员也增至23人。新的图书大楼共设置了各专业阅览室10个,通用阅览室3个,阅览座位共870席。1965 年初,图书馆全部搬入新馆大楼,并于2月28日举行了开馆仪式。院党委陈吾愚书记在开馆仪式上对图书馆今后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为了改善教师的阅读学习环境,学校对新馆大楼教师阅览室全部配备皮软椅,为当时全学院内办公学习的最好配置。

2、工作停滞阶段(1966-1970年)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给国家带来了一场浩劫,图书馆也难以避免的受到了影响。“文革”初期,全馆除留1名老年同志看守外,其余人员多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所幸的是由于图书馆为独立馆舍,未受到大的冲击,图书、期刊、资料等馆藏资源保存完整。

3、恢复发展阶段(1971-1978年)

按照中央1971年出版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办好图书馆”、“要积极整理藏书,恢复借阅”的指示精神,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陆续从“五七干校”返回。这一时期图书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整理与恢复业务工作,成为国内较早恢复图书馆工作的高校图书馆之一。

1971年,为了迎接第一届工农兵新学员的到来,图书馆对馆藏30余万册藏书以及接受的原陕西工业大学8万多册图书全部整理就绪;同时还修订了部分规章制度,整理布置了7个阅览室,重新恢复图书期刊资料的订购、搜集工作,完成了恢复开馆的各项准备工作。1974至1976年学“朝农”(朝阳农学院)开门办学,图书馆成立了校外教学基地工作组,专门负责校外基地巡回送书,送书到点、站。

1978年,图书馆对馆内机构进行调整,宣传报道组改为宣传咨询组;期刊阅览室转由报刊组管理;科研处“科技情报室”划归图书馆统一领导;内部书改由流通组管理。同时还增设外文期刊阅览室,实行开架阅览;增设咨询项目,设专人负责组织答疑解难,代查文献资料。同时还创办和编印《科技情报参考》、《国外科技资料》、《科技资料》、《图书通讯》等情报资料方面的刊物。与此同时,《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图书馆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开始。图书馆统一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类分中外文图书资料,各项业务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管理,并得以较快发展。

1974年4—5月间,图书馆对《汉语拼音著者号码表》进行全面修订和检验工作。因当时省内外的图书馆索要的较多,因此,在印出后,先后发送至全国320多个图书馆,在全国同行中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一时期,由于图书馆工作快速恢复正常后,读者服务有了较大拓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受到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光明日报报道。陕西日报以“为教学科研铺路——记西北农学院图书馆”为题,对图书馆“热心服务、咨询解疑难、定位阅览、册册新书见精神”进行了宣传报道。

(三)全面发展时期(1979-1999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展开,科技情报服务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农业科技文献检索的服务与教学方面成效显著;图书馆管理改革和自动化技术应用成为这一时期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特点。

1、全面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1979年,西北农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这一时期,学校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迅速恢复与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工作意见”的精神,图书馆开展了健全图书馆决策机构和以部室设置体制改革。

1979年7月,图书馆下设办公室(包括宣传咨询工作)、采编组、流通组、报刊组、情报资料室、古农学研究室等3室3组,各室主任由校党委统一任命,为校内科级干部。

1982年,学校恢复成立了图书馆委员会,作为学校图书资料情报工作的咨询机构。委员会委员包括主管图书馆工作的院长、图书馆馆长、办公室主任以及各系部关心图书馆工作的正副系主任或副教授以上人员担任。1987年11月,学校新一届图书情报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由校长张岳教授担任,冯世良副馆长任秘书。

随着学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从1987年开始,图书馆进一步加快了改革步伐,从办馆思想、服务理念等方面上发生根本性改变。形成了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了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1987年,学校全面开展了各类人员定编工作。为了适应这一形势需要,图书馆将以往的各业务组(室)改为部,将性质相近的业务,统一归口管理。除办公室外,设有采编部、流通阅览部、期刊部、情报咨询部、技术部等部室,并在情报咨询部下附设农业科技情报研究室。各部室主任、副主任由学校任命制改为馆长聘任制。同年经学校批准,作为试点单位试行了双向劳动优化组合,各业务部主任、副主任改由图书馆聘任,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定员和聘任,并制定了图书馆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

从1997年5月起,图书馆开始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进一步完善了考核、奖惩规定。经过调整后的部室分别为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文献信息服务部、技术部、办公室。另外还通过民主推荐、领导考核、调换竞争、择优上岗的形式,先后举行了7个岗位28人次参加的考试,调整工作岗位20余人次,调整的范围基本涉及到全馆各个工作岗位。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工作量增大,人员减少的情况下,图书馆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2、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推进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这一时期,逐步开展了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服务工作,加快了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进程。

1981-1987年,图书馆利用世界银行第一期教育项目贷款,购置了一批现代化技术设备,开展了图书馆管理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1987年2月,图书馆受中国农学会科技情报分会委托,主办了首次全国农业情报电子计算机系统建设研讨班,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室、高等农业院校情报室、国家专业情报机构等40余名负责同志参加了研讨。

1992年,图书馆计算机流通管理系统进入了开发研究阶段。从1994年4月,计算机流通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图书馆对1975年以后入藏的中文图书实现了计算机借还和开架借阅。该系统投入使用在全国农业系统图书馆工作中走在了前列,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提高了中文图书的利用率。

1990年9月,图书馆购置AGRCOLA光盘检索数据库一套,1991年3月成立文献检索室和计算机光盘检索室,开始提供计算机检索服务。图书馆情报服务项目有:跟踪定题服务,专题文献检索服务,编印“信息简报”专题书目索引等,服务项目已扩展到校外。1998年5月,图书馆建成拥有一个28个光驱的光盘塔和16台计算机终端的光盘网络检索系统,不仅可以在系统内通过16台终端检索本馆的18种中外文数据库,而且可以检索国家图书馆60多种大型中外文光盘数据库。

1999年4月,图书馆建成多媒体网络电子文献阅览室,并与校园网连通,通过中国科研教育网可查阅因特网上有关信息。光盘检索网络和多媒体网络电子阅览室的建成和运行,为师生进行课题研究、科研立项、科技成果鉴定、撰写学术论文、电子文献阅览、因特网信息查询提供了快捷全面的服务。

3. 加强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推进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这一时期,在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结合工作实践,开展业务研讨活动,根据国内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增设新的服务形式,其中在推动农业系统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方面作用最为显著。

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大量增加,文献需求日趋显著,人们获取信息的复杂程度也随之不断加大,文献信息检索活动开始从人们的科学研究、科学交流中分离出来。1982年7月到1985年10月,图书馆先后受全国高校图工委、中国农业图书馆协作委员会、陕西省高校图工委委托,为全国农业系统、陕西省高校图书馆系统举办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短期讲习班、农业文献检索与利用培训课等。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员包括全国19个省市农业系统以及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共约200名学员。

1983年5月,图书馆被选定为中国农业图书馆协会副主任委员馆;中国农业图书馆协会决定由西北农学院、吉林农学院、沈阳农学院、华南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五院校的图书馆联合编写“农业文献检索与利用”教材,为农业系统图书馆举办检索培训做准备

1986年6月,经学校批准,图书馆成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室,文献检索课列为选修课。9月,受陕西省高校图工委委托,图书馆举办全省高校系统“文献检索与利用”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文献检索课在全省高校的创设与发展。

4.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图书馆业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从1987年开始,图书馆开架借阅图书增加到占馆藏总量的30%,其中对教师和研究生进库选书全部开放,图书馆周开放时间从50多小时提高到70小时。

1989年,由于读者到馆人次和图书借阅量大幅提高,为解决经费短缺,书源不足,图书馆开展了文艺书刊的代租和有偿服务,实行“以书养书”。虽然由于后续管理措施没有跟上,曾一度产生了一些弊端,但这项工作仍深受读者欢迎。

1979年以后,图书馆恢复并开展了国际交换工作,并开展了对外交流活动。先后与美、英、德、法、日、东南亚等16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交换关系, 197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西北农学院图书馆列为该组织直接建立联系的藏书单位。

长期以来,图书馆学术研究一直比较活跃,在省内外图书馆界有较大影响。为了进一步强化图书馆学术研究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解决图书馆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图书馆在1980-1986年期间,连续举办了7届图书馆业务研讨会。具不完全统计,截止1999年,共发表涉及图书馆各研究领域论文253篇,出版教材、专著11部。获中国图书馆学会特别奖一个,62届国际图联大会征文优秀论文1篇,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科研成果2等奖1项,西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2等奖1项。获各级学会成果奖、论文奖72篇。发表论文中载《中国图书馆学报》6篇、《情报学报》1篇、《大学图书馆学报》3篇。

1995年7月,农业部批准图书馆具有科技成果查新权。1996年7月,陕西省科委批准图书馆具有科技成果查新权。1986年5月,图书馆接受了陕西省高校图书馆检查团来校检查1981年以来图书馆贯彻执行高校图书馆工作条例情况,检查结果评价良好。1989年3月顺利通过陕西省高校图工委评估检查,图书馆被评为优秀馆。1998年2月,陕西省教育工会授予图书馆部门工会“先进集体”;3月,陕西省图书馆学会授予图书馆“学会工作先进集体”; 1999年9月,图书馆被评为学校1997-1998和1998-1999学年度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集体。

二、原西北林学院图书馆

(一)图书馆组建与业务规范阶段

西北林学院于1979年10月成立,其前身为西北农学院林学系。西北林学院图书馆成立于1980年10月,其前身为西北农学院林学系资料室,系处级编制,直属学院领导,李天笃教授为图书馆首任负责人。建馆初期,图书馆在该资料室的基础上,逐步购置图书,增添资料,开展少量流通业务。

1981年9月,图书馆下设办公室、

(二)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与服务业务全面拓展提高阶段

1998年7 月,为了实现馆藏中文图书流通自动化管理,全馆职工利用暑假将20余万册图书进行了清查整理、贴条码、加磁条、排架、倒架以及计算机录入等多项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使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从此方便了读者,极大的提高了馆藏中文图书的利用率。图书馆采用本馆职工王立宏编制的图书馆采访、编目、流通管理软件,组织实现了图书馆采编、中文图书流通计算机管理。使图书馆的业务管理与读者服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了满足科研人员的需要,1993年,图书馆开始建立“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经济林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系统地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枣、柿、板栗等16个主要经济树种的期刊、论文、专利、标准文献的题录及摘要,累计库存达15000余条。2003年该数据库被列为“陕西省科技图书文献共享服务系统”,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关注。

随着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以及服务手段和条件的逐步改善,图书馆对师生员工服务的方式和范围也在逐渐扩展。主要开展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外借服务:对教师和毕业班学生实行开架借书。1997年实现了图书流通微机管理后,对全校学生全部实行开架借阅。

2.阅览服务:设立了新书阅览室、现刊阅览室、参考工具书阅览室、过期报刊查阅室,实行开架或半开架阅览。

3.检索咨询服务:设有文献检索室,收藏与学院各专业对口的国内外主要检索刊物和参考工具书1000多种。1995-1998年购置计算机13台,打印机5台,其中激光打印机2台,光盘塔1台。同时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始进入全国林业科技信息网络,成为中国学术期刊检索咨询二级站。可向师生提供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和网络检索服务。

4.读者教育:一是对新生结合入学教育,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介绍学院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和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二是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图书馆的藏书,提供各种服务,传递科技信息。三是从1987年开始,根据国家教委文件要求,对本科大学生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该课程在教学时数、教学内容及实习等方面达到了上级的要求。

5.复制服务:1986年购置了复印机进行复印服务。1995年以后添置了打印机等现代化设备,使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手段更为快捷方便。

为了加快图书馆现代化建设,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形势,建馆以来,历任馆领导都非常重视本馆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在职培养、短期进修等形式,先后培训20多人,其中5名大专毕业,4名本科毕业,1名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另外,图书馆还鼓励职工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科学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截止1999年,全馆职工在各类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自编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3套,完成院内研究课题2项并分别荣获三等奖,撰写教学讲义2本。1998年6月,为了加强图书资料统一管理,学院撤销各系资料室,统归图书馆管理。与此同时,图书馆还与全国400多个单位建立了情报资料交换关系,并参加了国际林业协会。

三、原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情报期刊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于1956年成立,同年设立图书室,后又成立了资料室,图书室和资料室分属所办公室和业务计划处。1966年,水土保持研究所照相室合并到资料室。1979年,水土保持研究所将图书室与资料室合并成立情报研究室。情报研究室的成立,解决了图书与情报资料工作对期刊需求上交叉的矛盾问题,统一了领导,理顺了关系,加快了各方面工作的进展。1995年,水土保持研究所情报研究室更名为情报期刊研究室。

建所初期,所长虞宏正教授非常重视图书资料的建设工作。早在国立西北农学院担任教授期间,他曾多次督促学校对有关重要的化学期刊杂志以及过期刊物予以顶购。来到水保所担任所长以后,他同样重视图书资料的采集工作,曾经一度亲自选择部分图书、期刊进行订购,现今水保所分馆中有关化学和土壤的国内外资料收集与保存比较丰富,与他的支持与关心密不可分。据有关学生回忆:虞宏正经常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几乎所有与化学有关的杂志他都翻阅过。同事或学生去询问问题,他可在他房内的书架上从众多的图书中随手抽出所用的书,翻出所要的内容;或者告诉你到图书馆去查某一本书,有时甚至告诉你在哪个书架上。

在该所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情报期刊室逐步形成了以黄河中游农、林、水、牧综合考察报告,黄河中上游水文资料、地形图、航测照片,以及胶体化学、水土保持、土壤类图书为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水保所的科研工作和创新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水土保持研究所资料室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所内灰色文献收集和对外交换获取。对当时收集的图书与资料,工作人员只是做了简单的登记,没有进行严格规范的分类与编目。1965年,结合社教工作,图书馆与资料室的工作人员到农村蹲点,与科研人员一起搞样板田,并提供图书、资料服务。针对科研工作需求,资料室从兰州部队购买了一批底片,冲洗出数千张黄土高原航测地形、地貌照片。这些航测照片成为资料室所藏资料的主要特色之一。

“文革”开始后,图书室、资料室的业务工作改归生产组领导,图书室和资料室的工作人员此时有所增加,对现有的图书、资料进行分编整理成为这一时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开展的主要工作有:一是按照重新编写的“水土保持资料分类法编目法”,把建所以来的馆藏资料分类编目,制作目录卡片和书本式目录;二是把1万多幅地形图和航测照片登记、造册制作卡片,有序纳入保险柜;三是对图书、期刊按照中国科学院图书分类法、编目规则分类编目,整理上架,并一直沿用至今。

1979年,水土保持研究所情报研究室成立后,业务工作除了图书、期刊的采编与流通阅览服务外,还编制了大量的二次文献,开展了文献翻译与定题服务。1981年,水保所图书情报楼建成。情报研究室设有中文期刊阅览室、外文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参考文献阅览室、文献检索室。所有书刊实行开架借阅。图书情报楼的投入使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另外,当时的资料室还编译了《水土保持译丛》(内刊),编印了《水土保持简报》(内刊),该“简报”后改名为《水土保持通报》,并于1981年7月公开发行。1982年《水土保持通报》从资料室分出成立了编辑部。

1989年后,情报研究室开始建立“水土保持题录数据库”,1992年被收入“中国数据大全”,到1993年有16000条记录,成为当时少有的专题数据库之一。1995年,开始购入中文期刊数据库,同时建有“中国水土保持数据库”、“全国水土保持机构数据库”和“水土保持研究所学位论文数据库”。1996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百所联网计划中,情报期刊室接通了互联网,实现了网上馆际互借、外文检索、信息传递,开始SCI、EI、ISTP检索服务。

四、原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农经信息研究所

1952年,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后,即成立有图书室。1958年,西北农科所更名为中国农科院陕西分院以后,图书室归属办公室秘书科。60年代初,陕西分院成立了情报资料室,随后与图书室一起合并组建图书资料组,归属办公室。随后由于参与外面的活动逐渐增多,图书资料部门对外称图书馆,内部没有馆、室之分。1976年,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科研服务组改为科研生产处,科研生产处下设情报资料室。情报资料室由图书室(馆)、资料室和摄影美术组三部分组成。

1979年12月,陕西省农林科学院成立陕西省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所,下设图书馆、情报研究室、编辑部、印刷厂等单位。1981年,在中央领导王任重同志的关照与陕西省委副书记章泽的亲自过问下,情报所图书情报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搬入新楼后的图书馆下设中外文图书期刊库、工具书阅览室、外文检索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情报研究室下设资料室;编辑室下设《陕西农业科学》编辑部和《国外农学——麦类作物》编辑部。

1987年,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在情报所内成立“陕西省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与情报所并行运作。1990年,陕西省农科院将照相室并入情报所,照相室对院内十几项科研课题和院内重大活动进行了录像,其中录制完成的土壤肥力监测站建设,受到各方专家的好评。1991年,又将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划分为“中国AGRIS西北分中心”、农业科技信息资料室和情报研究室,咨询中心主任由所长兼职。1995年3月,情报所更名为陕西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1997年7月,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将陕西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与陕西省农经、区划研究所合并成立陕西省农经信息研究所。

早期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一直得到当时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任所长和业务副院长的俞启葆研究员对图书资料的建设工作相当重视。每当图书室采购图书资料遇到经费不足问题时,他都想方设法予以保证。图书室在征订外文原版图书和期刊时,一般都要经过他的亲自审定。另外,据李振中回忆:俞启葆经常将自己所得的稿费拿出来交给图书室购买图书资料。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所内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以农业类为主,其中西北地区农业区划、农业气象资料较为齐全,工具书收藏有一定特色。1990年底,情报所图书馆馆藏文献已经达到194911册,其中中外文图书130288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9722册,内部资料44135份。图书馆初期采用职工顾千若编制的图书分类法分类图书,60年代改用中国科学院图书分类法进行图书分类。图书目录从1套增加到5套,其中读者目录3套,公务目录2套。另外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订采购标准和规范。

图书馆当时开展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有:一是提供正常的图书资料借阅服务;二是对科技人员提供参考咨询服务;三是在科研人员下乡时,将编制好的图书资料目录、编写的科技小册子、图书资料送下乡,并在有条件的点建立“小阅览室”,同时根据他们的需求定期下乡更换图书;四是采用蹲点方式,深入一线,同科研人员在一起,深入了解生产、了解需求;五是编印《西北农业丛刊》等刊物,主要面向全省及西北地区发放。由于服务工作比较出色,当时陕西分院图书馆在陕西全省科研单位图书馆中成为唯一一个“陕西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的成员单位。

“文革”前期,图书馆大部分工作人员被分流到各研究所,仅留一两人留守。1972年,图书馆恢复工作,隶属院机关的科研服务组管理。

“文革”后期,中央领导王任重同志在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生活和工作过四年多。在此期间,他经常来图书馆借书,先后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全集,他几乎是一集一集的详细阅读,这种读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当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1976年后,情报资料室编辑出版《农业科技译丛》。1985年2月,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研究与宣传工作,陕西省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所成立编辑部,公开发行了《农业科技信息》,把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加工分析与宣传、为科学研究与推广服务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从而打开了封闭的局面,扩大了对外交流,促进了研究工作的开展。

1987年,经农业部批准,陕西省农科院在情报所设立了中国AGRIS西北分中心。分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AGRIS农业文献综合目录数据库提供英文文献题录和参与中国农业文献综合目录数据库建设,并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检索服务。1991年,陕西省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所尝试性开展科技查新工作。1994年,情报所被批准为陕西省农业科技项目查新认证机构;1995年5月又成为农业部科技成果查新认证机构;同时还成立了相应的科技查新组(检索咨询室),开展了部分科技查新和咨询服务。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所共撰写发表图书情报学论文60余篇,获奖论文数篇,其中1篇获国际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被收入大会论文集,论文集在北京和美国分别出版了中文版和英文版。

五、原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新技术信息研究室

1940年,中央水利实验处武功水工实验室成立;1950年,更名为西北水工实验所,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综合性水利水电机构,隶属于水利部和陕西省水利厅,以水利部为主;1956年以前,西北水工实验所已设立有图书室;1950年,西北水工实验所更名为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1976年10月,西北水科所情报研究室成立,主要开展图书期刊借阅和情报研究工作;1993年,情报研究室更名为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科技信息研究室;1998年2月,科技信息室并入水科所新技术信息研究室。

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的馆藏文献中,黄河中上游水文资料,水工实验报告等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解放后出版的水利科学图书期刊收集比较齐全。在初期的图书管理中,水科所图书室采用工作人员朱富中总结的“四角号码法”进行编目和排架。1974年后,图书室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书次号用种次号。1985年,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建成图书情报楼,设有数个阅览室,所有书刊资料实行全开架借阅,阅览座位80个。除书刊借阅外,还开展了文献编译、情报调研、科研项目声像录制等服务。1988年,图书借阅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六、原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图书情报室

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生物土壤研究所,1965年搬迁来陕后,与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所的植物分类研究室、小麦远源杂交组以及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所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所。并建立了图书室和资料室,馆藏图书8000余册。

1966年2月,图书馆和资料室研究隶属所业务处。1979年,图书馆和情报资料室迁入植物标本楼,开展图书外借、期刊阅览、文献编译、参考咨询、定题服务等。1980年2月,陕西省科学院党组撤销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原处室机构,设置独立的图书情报室。1991年,西北植物研究所图书情报室更名为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图书情报室。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图书情报室已经形成了以植物分类学、小麦远源杂交遗传育种、秦巴山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植物细胞工程研究领域的图书资料为核心的专业文献收藏体系,其中植物志的收藏为西北地区该类图书收藏最全的单位之一。其中《秦巴山区植物志》8册、《黄土高原植物志》5册2套为自编,属本所经典藏书。西北植物研究所图书室从1965年起就使用《中国科学院图书分类法》分编文献,书次号采用自编的著者号码表。

图书情报室除为科研人员提供正常的图书服务外,还为本所的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和在研项目提供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定题服务。此外,图书情报室还编辑印刷有《植物学文摘》(年/3期)、《西北植物研究所图书馆新书通报》(年/5期)、《西北植物研究所科研论文题录集》(1957-1987)和《麦类作物文献译文集》等刊物。

七、原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一)图书情报资料机构变迁情况

1958年,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成立,隶属中国农科院陕西分院,当时该所已设立有图书情报资料组、隶属所秘书室;1964—1968年,隶属所办公室;1968—1972年,隶属所革委会;1973—1979年,隶属所办公室。1980年,图书情报资料组改名为图书情报资料室。

1980—1984年,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从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分出后,图书情报资料室隶属所科研科;1984—1998年,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将图书情报资料室改为林业情报研究室,隶属所科研科。同年省林业厅批准成立陕西省林业科技情报中心,挂靠在林科所,与林业情报研究室合署办公;1998年,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成立林业科技信息室;同年11月,林业科技信息室改名为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1986年,图书情报资料室从陕西省农科院迁入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新址时,设有图书流通、期刊资料、情报调研、计算机应用等部门和《陕西林业科技》编辑部;1995年,陕西省林业厅批准将“陕西省林业科技情报中心”改名为“陕西省林业科技中心”。其职责为:(1)负责全省林业科技信息工作、培训林业科技信息人才,健全林业科技信息工作网络。(2)健全林业文献资料数据库,开展林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并从事有关研究开发工作。(3)编辑出版《林业科技动态》,合编《陕西林业科技》。(4)完成省林业厅交办的工作;1998年11月,情报研究室更名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二)文献信息与情报服务开展情况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馆藏以林业文献为主,引进的林业信息数据库包含了1939年以来来源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林业文献信息40万条,成为其特色资源。图书资料室的图书最早采用《中国科学院图书分类法》分编文献,后来改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书次号用种次号。

从1973年起,图书资料室编辑出版《陕西林业科技》。该刊从1982年10月改为“限国内发行”的正式刊物。1988年4月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从1988年开始,情报研究室开展了信息资料文献的计算机管理,研建了《林业科技文献数据库林业科技成果数据库》,该数据库于1994年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受澳大利亚国际开发援助署资助,林业情报研究室建立了林业信息光盘检索(TREECD)工作站。1994年5月TREECD光盘检索系统正式安装,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成为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CABI)在我国资助建立的第三个TREECD工作站。1996年,陕西省科委批准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情报研究室具有科技成果查新权。1996年3月到1999年,共完成林业科技成果查新29项,其中成果鉴定13项,报奖3项,立项13项。